春联印刷厂为您介绍对联的发展


 
      对联这一文体可称得上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在周秦时代,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,以用于驱鬼除邪。事实上,古书籍中的对偶句则是对联真正的影子。
 
      隋唐时期,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中,如李白的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”,李商隐的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。
 
     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欣赏和喜爱对联,倡导联风,在定都金陵的除夕之夜传旨文武百官、庶民百姓家家户户张贴对联。他本人也深入到群众中去,创作出不少千古名联。他的这些做法,对对联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 
      明清两代,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。对联成为科举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,当时的进士、举人,无人不通应对。由于皇帝喜欢,朝中大臣无不精研对工,以赢得主子的赏识,因一副对联而改变命运者大有人在,以便现在全国各地形成规模性春联印刷厂
 
      民国时期,中国陷入苦难的深渊,所以此时刘师亮、冯玉祥、孙中山、郭沫若等人的对联更多地体现出忧国忧民之情。